染色疵病分析與討論
發布時間:2020-03-03
一、染料色變的問題
三、主輔料色差問題
四、布料破洞的問題
五、染色深度達不到的問題
六、仿色打樣靠不上標樣的問題
注意事項
在滌綸及其混紡針織物染色上,印染工作者提出染料使用的問題,主要是分散染料滌綸出現的色變問題。例如分散紅FB色相變紫,分散深藍H-GL色相變棕等。分散紅FB色相鮮艷,染色性較好,但是當染浴中存在銅、鐵等金屬離子時,會與染料結合形成金屬絡合結構,使其染色的色光偏藍發紫,染色性差。
另外,染浴中的某些金屬離子在酸性、高溫環境下可以引發氧化還原反應,破壞染料的結構,直接導致不上色。
解決辦法是:
(一)在染浴中加入螯合分散劑,絡合水中金屬離子,使其不影響染料的結構。(二)可選用色相相近的分散紅ACE來代替,后者比前者的穩定高。
分散深藍H-GL即(CI.分散藍79),因其染深性和耐升華色牢度好,長期被應用,但是偶爾會發生色光偏差很大的問題。這主要是分散深藍H-GL對染浴PH值特敏感的原因造成,通常染浴PH值控制在4.5~5,PH值大于7以上,色光發生較大變動,由偏紅變棕,甚至變成土黃色,深度下降很大。預防的措施:染色醋酸的用量一定要準確,嚴格控制染色浴比。
染料的色變問題不僅僅是單支染料的問題,還與拼色時所選用的染料組合有一定的關系。低溫型染料對PH值要求不高,甚至可以堿性染色,而高溫型個別染料對PH值特敏感;另外兩種類型的染料吸盡率與染色溫度的要求相差很大,不宜拼色使用。
助劑對染色色光的改變問題也應引起重視。針織布染色過程中加入的勻染劑、防皺劑、吸濕排汗整理劑、固色劑、硅油柔軟劑等助劑,都要保證對織物的色光和顏色深度無影響才行。一般都要做先鋒實驗,然后再用于大生產當中。適當調節定型溫度,也可減少或避免織物發生色變。
二、染色后處理不當,顏色深度相差很大的問題
滌棉針織物有時為了追求某種風格,只要求單染一種纖維,另一種纖維留白。在生產當中,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,小樣仿色很成功,大機一染就差色,不是深了就是淺了,主要表現在滌棉黑麻灰顏色上,多為色淺,難以加深糾正。上述問題很難通過剝色或加料來實現一次性附樣。
問題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點:
(一)采用分散染料染滌時,小樣后處理的操作與大機操作不相符。小樣還原清洗往往是不注重加料溫度,保險粉加入染杯的溫度有隨意性。保險粉對染料的剝色最佳溫度是在70℃~80℃,溫度過低加入,升溫過程中會分解太早而失效,對浮色的清洗效果很低,沾污在棉纖維上的分散染料會使整個布面看起來偏深,似乎達到標樣風格和深度。而大機是在70℃~80℃加入保險粉,還原清洗的力度遠遠大于小樣力度,棉纖維上的浮色清洗的比較干凈,顯得較白,布面整體顏色看起來就淺。這種情況下再套染滌色也無濟于事,只能是棉纖維上套染一點活性染料來提升深度,達到小樣風格。
(二)小樣仿色必須采用大生產面料來做。有些工廠小樣仿色不重視面料的使用,隨便拿一塊布料進行,殊不知面料組成材料的比例不同,其上色深度和染色風格大有差異。小樣一旦確認,大機生產就很難附樣!例如65/35滌棉織物與60/40 CVC滌棉織物染相同顏色所呈現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的,后者棉點多,顏色看起來偏淺。這點在實際工作中務必引起重視。
(三)選用的分散染料提升力、水洗牢度、熱遷移牢度等較差。 針對上述原因,克服問題的的方法是:盡可能使用大機生產面料進行仿色;小樣還原清洗要按工藝要求進行;單染滌色或是單染棉色更附樣,需做小樣分析再決定;分散染料的使用要選用高牢度、高提升力的優質產品。
以滌棉針織物染色為例,在生產中我們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:同一染浴的針織物,主料和輔料的顏色相差帶大,無法達到色差要求。
原因主要是:
(一)主料和輔料的組成比例不一樣,輔料滌含量高或棉含量高。
(二)主輔料克重不一致,上色率差異大。
預防的辦法是:
(一)面料入庫時,做好主輔料成分和織造比例的記錄,避免因面料成分的不同造成色差。
(二)主輔料成分和織造比例相同的織物,如果克重相差太大,應事先做好小樣染色試驗,得色深度對比差別大,需分別制定工藝,分鍋染色(一般都是輔料靠主料顏色)。
(三)主輔料成分和織造比例不相同的織物,原則上要分鍋染色,如果想要一鍋染色,必須事先搞清楚同鍋染色色差會有多大,能否達到色差要求。檢驗的辦法是按大生產實際排鍋計劃,主料和輔料同鍋投入的質量比例,來模仿進行打樣試驗,然后觀察得色情況,色差能夠達到質量要求才可同鍋染色。
針織布在染色后偶爾會出現布面破洞的問題,破洞的位置和分布不均勻。在排除織物織造和設備的原因后,主要是檢驗染色過程的操作。在滌棉針織布上出現的破洞,主要是前處理加入的片堿,沒有在化料缸稀釋溶解好就直接加入染機,未溶解的固體顆粒粘附于織物表面,造成局部堿性過強,纖維受損形成破洞(多出在前處理工序)。
錦蓋棉織物上的破洞,主要是染色用的甲酸或冰醋酸等助劑沒有稀釋直接加入染機內造成。錦綸耐堿不耐酸,強酸對錦綸局部腐蝕形成破洞。普通粘膠纖維耐堿耐酸性均較棉差,且濕態下的強力較低,強堿可造成織物破損與降強,在染色生產煮練氧漂工序中應嚴格控制片堿的使用。杜絕上述問題的出現,主要是加強工人的操作管理,規范強酸與強堿等助劑的使用方法,工藝要合理的使用酸堿等助劑的用量。
在染色加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染色深度達不到要求的問題,這除了小樣與大樣染色存在誤差以外,還與織物前處理后布面是否清洗得干凈、染浴PH的控制、染色溫度、染色浴比、染料的提升力與穩定性、面料成分不同等有很大關系。
部分高牢度的分散染料,染色PH值要求嚴格,一般PH值4.5~5,染浴PH值稍高就會得色下降。相同品種的染料,產地不同其染色性能差別也很大。某些含氨綸的織物,預定型后上染率會有所下降。染色溫度過低,拼色配方中的高溫型染料,染色達不到最佳上染溫度,其上染率就會下降,影響顏色整體深度。
染色浴比不但對活性染料而言,對分散染料也有影響,個別品種的分散染料浴比過大,其上染率也有降低。因而只有加強小樣仿色的精確度,嚴格管理大機操作,科學的運用好染料,方能達到滿意的效果。這里以黑絲麂皮絨堿減量加工染色為例,加以說明。
黑絲麂皮絨(廣東某印染廠加工面料,滌/滌超細纖維雙面布,黑絲與白絲的比例為85/15),染色流程:起毛預定型→堿減量/染色同浴→預定型→磨毛→成品打卷。染色配方:精練去油劑1g/L,堿性勻染劑1g/L,片堿10g/L,耐堿分散染料HA-6RS0.8%, 耐堿分散染料HA-2G紅玉0.5%,耐堿分散染料HA-2B黑6.0%,染色條件:浴比1∶15,130℃×40min,工廠按此工藝進行染色,發現大貨顏色與小樣顏色相差較大,不黑,深度偏淺,偏黃棕色少藍光,接近咖啡色。
起初工廠變動工藝配方,延長染色時間,提高黑色染料的用量,也未能解決此問題。后來與染料生產廠的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才找出了問題的根本原因。原來黑絲麂皮絨堿減量染色同浴加工中,大多數黑絲所用的分散染料不耐堿,在強堿環境下會逐步的褪色,即便是白絲的黑度深度達到了,也由于黑絲發生較大變化,而影響了布面最終深度和色光。
小樣之所以能夠附樣,是因為染色時間短,受堿處理的時間短而掉色輕,大機減量染色時間長,染料受的破壞力大,深度和色相變化不固定,染色所用的分散黑染料本身也是偏紅光的,不能補充藍光不足,就造成了大機染色偏黃、偏紅的問題。經過實驗,改用耐堿分散染料HA-2BR黑替代HA-2B黑,大機染色較穩定。HA-2BR黑較HA-2B黑藍光偏重,染色過程中補充了藍光不足,因而布面顏色達到要求。
仿色打樣靠不準標樣的問題,主要表現為色光不附跳燈厲害、染色鮮艷度不夠、色相偏離太重。主要原因是染料的選擇和拼色配方不合理。首先,仿色打樣前,試樣人員一定要對來樣進行觀察,特別是鮮艷的顏色,要在標準光源下檢測是否含有熒光,如果含有就要加增白劑來調整。若加增白劑仍達不到艷度,就得考慮用熒光染料來拼色。
相同規格和名稱的染料,由于廠家不同,其染色性能有差異。有的黃光大,有的藍光大,有的紅光大;上染速率和提升力也有差別,選擇不當會影響拼色效果的。一個紅光重的黑色標樣,仿樣時最好選用紅光大的黑染料,而選用綠光大的黑染料來拼色就不合理。拼色打樣的基本原則是盡量減少拼色的染料支數。例如一個大紅顏色,如果用黃光大的紅色染料和藍光大的紅色染料能拼的出來,就不必采用三原色染料來拼色。
三支染料拼染一個顏色時,染料的類型與染色性能要基本一致才行。為了避免跳燈的現象,還要對所用拼色染料進行同色異譜觀察。有些染料在不同織物上所表現的顏色是不同的,這需要試樣人員要有豐富的染料應用知識和拼色經驗。
滌綸及其混紡針織物在染色當中,出現的染色弊病除了上述列舉的問題以外,主要還有色花、色點、油污沾色、色折、皺紋、破洞、擦傷、色牢度差等弊病,有關文獻都有介紹和分析研究,在此不再討論??傊?,在染整加工過程中,印染技術人員對所出現的問題,多去跟蹤觀察,多去試驗分析,結合理論知識,就不難解決實際生產中的一些弊病。這對于提高工廠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十分關鍵。